焦點
-
2018年春季限量紀念款手機:M8s哆啦A夢限量版、七龍珠限量版
現在人們很習慣隨手拍照上傳分享,甚至很多人是以「直播」來分享生活點滴,美圖針對這樣的市場,打造了為「重度自拍」與「美顏直播」需求而設計的手機。不僅如此,美圖也與各大動漫跨界合作推出了限量版手機,讓我們來瞧瞧M8s哆啦A夢限量版與M8s七龍珠限量版,重溫一下兒時回憶吧。 在硬體規格上,動畫聯名版與一般版M8s完全相同,採用聯發科MTK X27 時核心處理器、4GB記憶體,僅有儲存空間的差異,一般版是64GB、而動漫限定款是128GB。相機規格的部分也完全相同,前置鏡頭採雙鏡頭設計,為1200萬畫素,具備了OIS光學防手震,副鏡頭為500萬畫素,用以測量計算景深,強調為自拍與直播打造,後鏡頭則是單顆2100萬畫素。 專為動漫迷打造的聯名限量款手機,除了哆啦A夢與七龍珠以外,還有Hello Kitty與美少女戰士哦!其定價為新台幣19,990元,粉絲們趕緊訂購收藏吧!
-
2018年春季中階手機:AQUOS S3、ZenFone 5Q、Nokia 7 Plus、Nokia 6.1
本文將中階款定義為1萬元上下的機種。將介紹來自Sharp的AQUOS S3、ASUS ZenFone 5Q與Nokia 7 Plus與Nokia 6.1(2018)。 對於顯示面板一向擅長的夏普(Sharp),在鴻海集團的支持下,重新返回手機市場並展開全球布局,2018年推出的AQUOS S3可以說是再一次「秀技術」的作品,沿用了夏普獨門絕技─「異形螢幕切割」技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特別之處吧。 使用獨家切割技術讓AQOUS S3的顯示面板上方呈現超大視野效果,左右側則以0.8mm極窄邊框設計,使得正面顯示部分具備91%超高的螢幕對機身比例,打造出全球最小的6吋手機,並非採用具有烙印缺點的OLED,而是使用夏普自家IPS面板,亮度高達550nits,即使在陽光下依然能夠清晰表現。此外,135%sRGB超廣色域能夠呈現非常豐富的色彩,還原真實本色,可以見得夏普的螢幕製造功力之高。 不過,也由於螢幕對機身比例太高,因此在螢幕上方使用了類似iPhone X的瀏海造型,用以內置聽筒、前鏡頭模組等元件。前置的1600萬畫素、f/2.0光圈鏡頭具備了AI美顏功能,能偵測臉部特偵、針對個人差異以達美顏效果。除此之外,還搭載了「AI臉部辨識系統」能取得臉部1024種特徵,以超高速辨識人臉,只需0.1秒方可解鎖。除了臉部辨識功能,也在背殼上設計了基本的指紋辨識。 硬體規格的部分,搭載高通Snapdragon 630處理器、4GB的記憶體、64GB儲存空間。整體而言,因自家的切割技術讓手機整體視覺效果相當好,持握感也是一流。採用自家面板,因此螢幕色澤豐富,甚至光螢幕就相當值得,定價為新台幣11,990元,非常適合對於螢幕顯示有高度要求的使用者。 華碩(ASUS)於MWC 2018舉辦新品發表會,曝光了ZenFone 5系列,身為台灣之光的品牌,這幾年耕耘在手機產品上也是日漸茁壯!還找來韓國巨星孔劉代言新機引起市場關注,本次將為大家介紹為ZenFone 5系列打頭陣的ZenFone 5Q。 採用了高通Snapdragon 630處理器、4GB記憶體、64GB儲存空間,配備顯示比例為18:9的6吋FullHD IPS螢幕,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是80.3%。其最大特色是獨步全球在前後相機皆搭載雙鏡頭共「四鏡頭」;前方採用Sony鏡頭,解析度高達2000萬畫素,後鏡頭則是1600萬畫素,在前後相機都設置了2顆120度視野的超廣角鏡頭,不只適合自拍、更能夠提供極致淺景深人像拍攝。 不僅在拍照方面具備柔膚、美顏、大眼與瘦臉系統,更內建Selfie Master支援YouTube、Facebook、Instagram 等平台的美顏直播功能,就連錄影也能「美顏」,顯然針對女性市場做了全方位的強化,可說其定位為「美顏自拍直播機」,相當適合熱愛自拍或直播的使用者。 令人意外的是,當Type-C已是主流介面的2018年,ZenFone 5Q卻依然使用了microUSB;不過,ZenFone 5Q保留了3.5mm耳機孔在手機頂端,對於直播外接耳麥也是很方便。關於生物辨識,除了具備臉部辨識,同時也在背殼上也設計了主流的指紋辨識功能,其定價為新台幣9,990元,算是萬元以下非常超值的美顏照相選擇。 「Nokia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相信很多人當年第一支手機就是Nokia的。諾基亞(Nokia)2017年以Android系統重返手機市場,因為以往的輝煌而使Nokia也備受期待,今年採穩紮穩打的策略於4月份帶來了Nokia 7 Plus與Nokia 6.1(2018),以平價卻十分優質的產品重返市場,現在就來看看它們有怎麼樣特色吧! Nokia 7 Plus採用了近期的「主流」,比例18:9的6吋螢幕,解析度為2106 x 1080,雖然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僅77%,比起其他廠牌機器都略低一些,但其保留的寬度容納了經典的”NOKIA”在手機右上方。外殼採一體式6000系列鋁合金製造,圓角設計搭配陶瓷鍍膜的塗層,帶來不錯的手感。弧形身形再加上金屬銅色線條點綴,更讓簡單俐落的外觀有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採用高通Snapdragon 660處理器、4GB記憶體,使用Android One「原生」Android 8.0系統,沒有多餘的預載軟體,實際操作起來相當流暢,筆者使用安兔兔v7.0.7進行測試,得到142,715分數,以中階來說成績算是相當理想。具備基本款的指紋辨識,並保留了3.5mm耳機孔。 攝錄影部分,Nokia 7 Plus搭載了三顆「蔡司認證鏡頭」,包含了1600萬畫素前鏡頭,後置雙1200萬畫素廣角鏡頭與1300萬畫素長焦鏡頭,並支援2倍光學變焦,能夠打造優秀的人像模式,微距拍攝亦是蔡司鏡頭的強項之一。以重視「拍照」的中階款手機來說,Nokia 7 Plus算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不過在於其他功能部分較無特色。 Nokia 6(2018)則是16:9的5.5吋手機,解析度為1920 x 1080,處理器採用了較低一階的高通Snapdragon 630,提供兩種規格,記憶體3GB、4GB與儲存空間32GB、64GB,具備Android One「原生」Android 8.0系統。與7 Plus同樣擁有蔡司認證的1600萬畫素、光圈f/2.0主相機,機身同樣使用全金屬材質。而正面取消了實體按鍵,因此指紋辨識器也是設計在背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Nokia的新機都使用Android One平台,能夠獲得保證兩年升級,還有三年持續安全性更新的服務,大大解決了過去許多Android機被「放生」的問題。Nokia此兩款手機拍照都不差,以中階與入門款而言,已是相當優秀,且搭載原生Android因此在使用上順暢度是不輸旗艦級的。Nokia 7 Plus定價是新台幣12,990元、而Nokia 6.1(2018)為新台幣7,990元,在兩種價格區間分別提供使用者的不錯的好選擇。
-
NVIDIA GeForce GTX 1180顯示卡資訊洩漏,使用12nm製程與GDDR6記憶體強勢襲來
國外網站「」的顯示卡數據資料庫,於今日(5/8)意外洩漏了NVIDIA所準備推出GeForce GTX 1180顯示卡的相關數據,雖然以資訊來看很明顯地屬於工程樣品,但是這確實代表GeForce GTX 1180距離預計推出的日期已是指日可待。 在顯示卡數據資料庫當中顯示,GeForce GTX 1180將為台積電(TSMC)代工生產製造,並且採用12nm FinFET製程。其中所具有的CUDA核心數共計3,584,相較於前一代GeForce GTX 1080的2,560提高1,024個核心數,紋理映射單元(Texture Mapping Units,TMUs)具有224個單元,而渲染輸出單元(Raster Operator Units,ROPs)具有64個單元。在像素率(Pixel Rate)的表現則為101.2 GPixel/s,紋理率(Texture Rate)則為354.4 GTexel/s,而浮點運算最高可至13TFLOPS(兆次浮點運算能力)! GeForce GTX 1180基礎頻率可能會落在1405MHz或是1582MHz,但這樣的頻率表現其實與GeForce GTX 1080的1607MHz相去不遠,所以目前猜測雖然還尚未公布Boost的頻率表現,但可以大膽且樂觀的預估應該會高於1800MHz。GeForce GTX 1180的視訊記憶體採用有別於前代產品的GDDR5X,此次使用的為GDDR6,容量更從8GB調整為16GB,除了容量增加之外,在頻寬的表現也提高至384GB/s。 整張顯示卡大約為26.7公分長,在機殼上會占用雙PCIe插槽空間,至於電源需求是採用1組6-pin加上1組8-pin的設計,TDP為200W,此種配置給予玩家們相當不錯的超頻可能性;在視訊輸出埠則取消DVI-D的配置,改採1組HDMI和3組Display Port的配置。 除上述製程與基本單元等配置規格外,GeForce GTX 1180的繪圖晶片架構似乎將採用全新的Turing或是Volta,相比前一代的Pascal,有許多不同之處,可因為Turing本質上為Pascal與Volta之間,屬於較為過度的架構。先前所得到的資訊大多都顯示會採用Turing架構,不知道為何在TechPowerUp上會顯示採用Volta架構,究竟是GPU-Z讀取錯誤的架構,還是只是有更多的可能性呢? 至於價格的部分,因為挖礦以及記憶體的價格提升,並沒有辦法相當準確的預估價格帶,畢竟現在GeForce GTX 1060 6GB的版本也都要新台幣破萬的價格,但基本預估GeForce GTX 1180價格大約會落在美金699元至799元不等,依照牌告匯率換算大約為20,960元至23,960元。 就在此時間點上,NVIDIA剛宣布終止GPP,隨後馬上不小心(?)洩漏關於全新顯示卡的相關規格消息,不免讓人有所猜測。不過近期最為盛大的電腦聚會,就屬即將登場的2018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8)為主,到時可能就會有更進一步的消息,最近想要更換顯示卡的玩家們就不妨在多等幾個月,可能就能買到效能更加強大的顯示卡囉! (1) (2) (3) (4) (5) (6)
-
2018年春季旗艦手機:Galaxy S9+、Xperia XZ2、V30、Mate 10 Pro
本文將旗艦款定義為2萬元以上的機種。將介紹Samsung的Galaxy S9+、Sony Xperia XZ2、LG V30+與Huawei Mate 10 Pro。 韓國大廠三星(Samsung)在2017年出貨量為全球之冠,僅僅一支S8就挽回了前年的Note 7爆炸危機,讓三星名利雙收;也因此外界都極度關注2018年三星會有怎樣的表現,現在將簡單介紹萬眾矚目的三星上半年旗艦機之一Galaxy S9+。 Galaxy S9+已於2018年3月上市,除具備雙鏡頭以外,最大特色是設計了當前業界唯一的「雙光圈」,分別為f/2.4與f/1.5。在自動模式下進行拍照,系統會偵測環境光源是否足夠,並自動判斷使用哪一個光圈;在專業模式下則可手動切換使用何光圈,一般來說光圈越大越能拍出淺景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f/1.5的大光圈帶來的高進光亮,使Galaxy S9+在低光源環境中的表現是令人非常驚豔的;Galaxy S9+在DxOMark Mobile評比得分非常高,為99分。 搭載了三星最新Exynos 9810處理器、6GB記憶體、最大儲存空間為256GB,主相機是1,200萬畫素雙鏡頭並支援OIS光學防手震,出廠預載Android 8.0。支援三種生物辨識,除了標準配備的指紋辨識以外,還增加了虹膜辨識與臉部辨識;其中除了臉部辨識外,其他都能夠搭配Samsung Pay使用。指紋辨識器則移到了鏡頭下方,使用上還算是便利。 採用18.5:9的Quad HD+ Super AMOLED無邊際曲面螢幕,尺寸為6.2吋、解析度 2960 x 1440,即便在太陽下的呈現也相當清晰、有質感,螢幕對機身比例高達84.2%,如此美麗的無邊際曲面螢幕也是三星Galaxy S系列的賣點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家廠商紛紛移除3.5mm耳機孔,然而三星的Galaxy S9+卻保留了這樣的介面,真的是「就甘溫」;其64GB定價為新台幣28,900元。 索尼(Sony)於MWC 2018發表新款手機,在外型上捨棄自家慣有的全平衡設計(OmniBalance),改用曲面玻璃弧形背蓋的Xperia XZ2據說是異常強大,它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首先必須提到外型十分搶眼,以康寧第五代大猩猩強化玻璃打造3D弧形玻璃表面,創造舒適自在手感、並展現頂級質感,建議讀者們若有興趣務必到商家摸摸實品。 Xperia XZ2加入了一項非常特別的設計─視覺觸覺化,據說此靈感來自於自家PlayStation的震動手把DualShock,將遊戲中的碰撞事件連結到手把震動;Xperia XZ2配備了與手把同等級的震動器,能夠在觀看影片時,與節奏、聲音或畫面震動等相關事件呼應,讓使用者得到非常「有感」的觀看體驗。看過4D的電影嗎?正是類似這樣的概念。 搭載高通最新款Snapdragon 845處理器、6GB記憶體,且為Sony首款採用18:9螢幕的手機,如假包換的旗艦規格,效能也是相當強大;筆者使用安兔兔v7.0.7進行測試,竟得到了268,304這樣的超高分,同時也使用一些其他測試軟體,其表現都屬頂尖,Snapdragon 845處理器實在令人驚豔。 雖然只配置單鏡頭,卻依然能夠以快拍兩張照片來運算主體與背景的距離,來生成具淺景深的照片。同時也是全球首款具備4K HDR錄影的手機,螢幕亦支援HDR高動態範圍,960fps超級慢動作錄影將畫質提升至1080p,並保留Sony Xperia獨有的實體快門鍵。不過,Xperia XZ2移除了3.5mm耳機孔,且因機身邊緣縮窄之故,將指紋辨識器從側面移到背蓋上,以Xperia來說,保留了自家許多獨門功夫,也融合了各家優點,64GB版本定價為新台幣24,990元。 韓國品牌LG的手機在音質與影像一直有相當不錯的評價,質感與設計方面也有一定水準。2017年12月上市的V30+為歷代V系列中螢幕最大卻最輕的一款手機;採用高通Snapdragon 835處理器、4GB記憶體,電池容量為3300mAh,並支援QC3.0快充和Qi無線充電。顯示面板部分,配備了主流的18:9的窄邊框6吋大螢幕,同時也是LG首款採用OLED曲面螢幕的手機,具無邊框效果。 V30+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音質」,搭配了EES Sabre ES9218音效晶片,並由B&O Play技術調教,保留了3.5mm耳機孔並隨機附贈了B&O耳機,能夠讓聆聽感受更有層次與臨場感。另外,保留了FM收音機功能,是目前旗艦機少見的設計。 相機的部份,主鏡頭1600萬畫素並配備了f/1.6大光圈、OIS光學防手震,與超廣角第二鏡頭的組合,能夠勝任日常生活的各種拍照。同時,雙鏡頭可支援4K錄影,V30+的錄影功能相當強大,對焦穩定、收音效果極好,都承襲了V20的優秀口碑,而這次V30+更新增電影效果模式,錄製影片時能夠加入即時的濾鏡,調整各種色調,讓影片更加有感覺! 整體而言,因採用旗艦級處理器在跑分測試都有一定的水準,惟獨記憶體只有4GB是稍嫌可惜。生物辨識的部份具備了人臉辨識與指紋辨識,其指紋辨識器設置於背殼,它同時也是可壓按的電源鍵。LG V30系列共有兩款機型:V30與V30+,其外型大小與螢幕尺寸完全相同,僅差在儲存空間,V30是64GB、而V30+是128GB,V30+定價為新台幣24,900元。 華為(HUAWEI)在近年來成長快速,消費者業務CEO徐承東甚至揚言表示: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全球手機品僅會剩下三、四家,而華為將會是其中之一。華為真的具備這樣的實力嗎?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Mate 10 Pro這樣每一個環節都堪稱完美的旗艦級機種。 來自2017年底的旗艦款手機Mate 10 Pro,搭載了內含神經處理單元NPU的Kirin 970八核心處理器、6GB記憶體,採用6吋18:9的OLED螢幕,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為81.61%、色彩飽和度高達112%,防水等級為IP67,而電池容量高達4000mAh,並附上SuperCharge充電器、支援4.5V / 5A快充技術。在外觀使用雙面玻璃做設計,背殼採用四曲面工藝的五層玻璃打造,因此玻璃機背上會隨著光線反射呈現各種不同色澤與光影,非常亮眼且吸引目光,是少數實機比起照片要好看的一部手機。 不僅具備了徠卡雙鏡頭及f/1.6大光圈等超高規硬體,還有PDAF、CAF、Laser、深度自動對焦,並針對相機加入了AI人工智慧功能,能夠自動偵測畫面中13種物件(包括文字、食物、舞台、藍天、雪地、海灘、狗、貓、夜景、日落、植物、人像、花等)與場景,並經由計算達到拍攝最佳化的效果,不愧是具備神經處理單元NPU的機器;Mate 10 Pro在拍照部分非常優秀,在DxOMark Mobile評比上得到97分的高分。 具備各種旗艦設計,在安兔兔v7.0.7得到了212,204高分,搭配徠卡帶來頂尖的拍照效果、並朝向AI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大電量與及超快充技術,Mate 10 Pro定價為新台幣26,900元。附帶一提,華為在2018年4月19日發表了新一代的P20 Pro,其相機在DxOMark Mobile評比達到了109這樣史無前例的高分,為當前世界第一。
-
慶祝40週年,SNK Neo Geo Mini復刻遊戲主機照片洩漏!內建40套遊戲!
也許是舊款經典遊戲越沈越香,加上近年來不少老牌遊戲公司開始慶祝成立30、40週年,因此紛紛推出各式復刻版的經典遊戲主機,搭配內建當年的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嘗鮮! 包括Nintendo(任天堂)在2016年11月推出了Famicom Mini(經典迷你紅白機)、2017年9月再次推出Super Famicom Mini(經典迷你超任),以及SEGA授權台灣AtGames(愛勝遊戲)於2018年2月推出Mega Drive Flashback HD,都算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復刻版迷你懷舊遊戲機。就連老牌的Atari,也宣佈在2018年3月的GDC大會中,宣佈推出Atari VCS復刻版,採用紋木搭配金屬材質,呈現出經典的懷舊風貌。 當上述那些復刻版的迷你主機,外型都採用家庭遊戲機的外型做比例上的縮減之下,同樣是老牌的SNK,選擇使用不一樣的設計,推出Neo Geo Mini復刻主機。外型採用Arcade(街機)的Cabinet(立櫃)樣式,控制台上面有搖桿、四顆鍵盤,以及Start、Select等必要按鈕,上方則有內建一個大約是3.5吋的小彩色螢幕,讓人可以直接在上面盯著小螢幕來玩,或者連接到大的電視螢幕來玩。 在連接埠方面,SNK Neo Geo Mini主機的左側與右側皆有個Joystick/Game Pad Port,可方便玩家連接額外的控制器,讓玩家可以進行雙打對戰,SNK也原裝Neo Geo的搖桿,讓玩家使用。至於主機後面,則有開關鈕、HDMI Out埠(輸出至電視或螢幕)、AV/AUX out埠(是的,可以連接早期AV端子的電視)、DC-in埠(連接電源用)。 在遊戲方面,Neo Geo Mini將會內建40款當年經典遊戲,像是拳皇、越南大戰、餓狼傳說等系列,讓玩家回味當年在外面電玩間投幣練功破關的日子。以下就是內建的40套遊戲列表(A排到Z)。 01. 3 Count Bout 02. Art of Fighting 03. Blazing Star 04. Blue's Journey 05. Crossed Swords 06. Fatal Fury Special 07. Football Frenzy 08. Garou: Mark of the Wolves 09. Ghost Pilots 10. King of the Monsters 11. King of the Monsters 2 12. Kizuna Encounter 13. Last Resort 14. Magician Lord 15. Metal Slug 16. Metal Slug 2 17. Metal Slug 3 18. Metal Slug 4 19. Metal Slug 5 20. Metal Slug X 21. Mutation Nation 22. Ninja Masters 23. Puzzled 24. Real Bout Fatal Fury 25. Robo Army 26. Samurai Shodown II 27. Samurai Shodwon IV 28. Samurai Shodown V Special 29. Sengouku3 30. Shock Troopers 31. Shock Troopers 2nd Squad 32. Super Sidekicks 33. The King of Fighters '95 34. The King of Fighters '97 35. The King of Fighters '98 36. The King of Fighters 2000 37. The King of Fighters 2002 38. The Last Blade 2 39. Top Player's Golf 40. World Heroes Perfect 由於這個消息是從某YouTuber所揭露,在公佈的內容中,可看到許多商品照,而非真正實拍的產品照。加上SNK官方也尚未證實,他們是否有推出這款主機,因此目前詳細規格與售價,仍不得而知。 此外,透過目前揭露的照片來看,SNK Neo Geo Mini體積非常小,若到時候上市時外型就是這樣的話,透過依照比例尺來估算,整體寬和高可能只有8 x 10 cm而已,這樣的話,有可能塞入的東西並不多。這樣分析來看,那個螢幕也有可能是Dummy螢幕,或只是純遊戲海報而已,玩家仍須透過外接HDMI埠連接至電視或顯示器,才能真正顯示出遊戲畫面。至於控制器方面,也很有可能是造型而已,畢竟SNK有額外提供兩組外接的控制器,讓玩家能夠坐在客廳沙發上好好享受大螢幕的快感。這樣玩家們就不會在那麼小的螢幕瞇瞇眼,且使用那麼小控制「氣」且發不出大絕,玩到7pupu。 總之,最終版本是否會長成這個樣子,或者另有不同的造型,就等後續SNK正式公佈了!喜愛懷舊遊戲的玩家們,可以準備存錢囉! [更新] 無獨有偶的,另外還有一家位於美國南加州的MyArcadeGaming,也有推出Arcade Cabinet樣式的迷你電玩主機,像這一款,就是一款內建4.25吋全彩螢幕、10吋 (25.4公分) 高,且擁有夠寬敞控制台的迷你電玩,目前官方建議售價是99.99美元。 遊戲都是取自於1980年代DATA EAST所推出的各式大型電玩遊戲,像是BurgerTime、Karate Champ、Bad Dudes等等,總共內建了超過30款遊戲。搭配搖桿採可拆卸設計,拆下就變D-Pad,另右邊有4顆控制按鈕,並有額外的投幣鈕、返回鈕、開始鈕。電池方面可以安裝4顆AAA電池,或是連接DC-5V的變壓器,即可玩樂!
-
2018年智慧型手機發展趨勢:全螢幕、生物辨識、雙鏡頭
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興起後,現代人都習慣隨手拍照上傳分享,甚至許多人是以「直播」來分享生活點滴,而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又有怎麼樣的演進?PCDIY!將以2017年末與2018年初的新機,帶領大家簡單看看發展趨勢。 2018年開春第一季,各家廠商爭先恐後推出了各種各樣新手機,自從Apple去年9月首創在iPhone X螢幕上設置「瀏海」的神奇設計以後,著實為手機界投下一顆震撼彈,讓許多品牌也紛紛跟進,彷彿成為一種潮「瀏」。不僅如此,隨著iPhone X掀起全螢幕(Full Screen Display,一般又稱全面屏)熱潮,其他品牌也開始將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提高再提高! 以前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僅有3、4吋,而後人類為了視力健康、視覺效果、為符合市場需求,廠商開始將螢幕越做越大,然而這樣還不夠,顯然市場還需要更大的螢幕,但再大下去還能稱為「手機」嗎?於是廠商們開始研究如何讓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提高,以擴大顯示畫面並維持機身在一定的尺寸。 這些就像是蝴蝶效應,一環扣著一環。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時間來到MWC 2018,各家品牌發表上半年度的新機,可以見得全螢幕的技術越趨成熟,這樣的設計已經由旗艦款開始向下滲透到中階款甚至入門款,全螢幕已然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置;然而,全螢幕亦帶來了許多影響。 談到全螢幕就不得不提及生物辨識系統中的「指紋辨識」,歷史上第一部搭載指紋辨識器的手機是Sagem的MC959 ID,但真正讓此技術造成熱潮的卻是iPhone 5S。而目前Android陣營主流的指紋辨識器大多設計在手機背面,以操作方便度來說,是比在正面與側面還要難以掌握的;若將指紋辨識器設於背面,當手機放置於桌上,需要使用手機時只能把手機拿起來再解鎖,使用體驗比起在側面或正面是較差的;總而言之,不太符合「人體工學」。 廠商們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為何依然要設計在背面呢?首先,若將指紋辨識設計在正面,首當其衝的就是Android獨有的三大功能鍵(返回、首頁、選單),如何讓正面的指紋辨識與三大功能共存呢?這是第一個難題。再者就是廠商端技術的原因,背面解鎖是最為成熟的技術,不需將識別晶片和其他鍵相結合,僅需要一個指紋感應器即可完成,簡單的說,各方面成本是較低的。 然而,指紋辨識越來越是難以捨棄的基本功能,不僅能用來快速解鎖手機,隨著行動支付發展,同時提升了對於資訊安全的需求,生物辨識技術諸如指紋、臉部、虹膜,能夠結合行動支付達到快速又安全的效果,如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功能。其中又以指紋辨識最為普及,也似乎是最合乎成本效益的生物辨識方式;因此可以見得,指紋辨識或許才是最理想的型態。 當螢幕對機身比例越來越大、機身越來越薄,指紋辨識器已越來越難設計在最方便使用的正面與側面,那麼往後將會如何發展?其實已經有了相關解決方案;那就是「螢幕指紋辨識技術」,將指紋辨識直接設計在手機螢幕上,但此方案是一項難度極高、技術尚未成熟的選擇,目前尚無法量產。 因此各家廠商紛紛轉往指紋以外的型態發展,諸如臉部辨識、虹膜辨識等,以無須接觸手機的方式進行掃描,亦不需將相關感應器設置於手機上。然而,目前生物辨識方面依然受限於技術門檻,此戰爭將會如何演化下去,只能靜待廠商們在2018下半年是否能研發出穩定的方案,並引領市場成為主流。 再來就要談到鏡頭,隨手拍照上傳與記錄生活點滴,已然成為現代人的日常,以往的單鏡頭已經很難滿足使用者需求,在過去一年裡,可以說是雙鏡頭的戰國亂世,而目前雙鏡頭的技術在手機上發展的已經相當成熟,雙鏡頭不再只是旗艦機專屬,許多中階機種也配備了雙鏡頭,幾乎也成為了一種裝機標準。 一般看到Android陣營的雙鏡頭設計幾乎都採直列式、且置於中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由於本篇最初提到的全螢幕;為了提高螢幕對機身占有比例,將鏡頭模組放在背面正中央是最簡單有效益的做法,能夠有很大的空間容納鏡頭模組及各種元件。 另外一個原因據傳是為了AR與VR兩大技術鋪路,AR的發展已經有了一段時日,也展現了許多相關應用,然而VR卻尚未見到特殊的成果,VR之所以能夠創造出3D立體感,正是透過左眼與右眼所見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視差所造成,若未來引入類似Emergent VR相關的技術進行VR攝影,雙鏡頭以直列設置,將手機橫置時,鏡頭便能夠隨手機一同變成橫向拍攝,將能夠更完美的進行VR攝影。 大部分的雙鏡頭皆採用標準鏡頭與長焦距鏡頭各一顆的配置,藉由疊加兩顆鏡頭拍攝的成像,來運算出淺景深這樣的效果。雙鏡頭已然成為主流的配備,那麼三鏡頭似乎也不遠了,華為於4月在台灣舉行了P20 Pro上市記者會,這款手機就搭載了三顆鏡頭;標準鏡頭、長焦距鏡頭與單色鏡頭,透過捕捉黑白畫面的細節,再由一般鏡頭來填補色彩,並整合三顆鏡頭的成像,進而製出高品質的照片;但為了加入第三顆鏡頭,廠商或許需要克服更多技術面的問題。 關於智慧型手機,或許可以期待2018下半年發展,生物辨識將會有怎樣的競爭與統一?鏡頭及拍攝的部分是否會有更高效的進化方向?都是相當值得期待的。綜觀這三大要點,可以得知2018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以全螢幕為引領,而指紋辨識與雙鏡頭顯然是基本配備,現在將為讀者們介紹2017年底與2018上半年的幾款新機,它們是否都具有這樣的「標準」呢?跟著我們進入後續的介紹吧!
-
NVIDIA第9屆GTC大會重點產品簡述,現場展示姿勢預測與GV100繪圖卡應用
NVIDIA每年都會進行自家的GPU技術論壇(GTC),2018年第9屆GTC首場選擇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的McEnery會議中心揭幕,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先生擔任主講者,在Keynote中,除了講解最新的繪圖技術與AI應用之外,並發表最強大的DGX-2 GPU晶片叢集,以及最新GV100核心架構之Quadro GV100專業工作站繪圖卡。 有關2018年3月26~29日在美國舉辦的GTC論壇詳細內容,可參閱。 NVIDIA Taiwan選擇今日解說GTC關鍵重點,並現場展示Quadro GP100/GV100專業工作站繪圖卡所呈現之Wrnch.ai(姿勢預測)與光跡追蹤的即時著色效果。以下就是現場展示。 WRNCH是加拿大一家新創公司,專門鑽研深度學習與AI技術領域的應用。這次的wrnchAI是一款預測人體姿勢的高效能深度學習執行函式庫引擎,可分析一般2D RGB影像並即時傳回3D的運動數據。能處理多組2D攝影機的訊號,並辨識出人體的移動,手勢和各式動作,可以作到追蹤63個不同的身體部位,因此能夠協助開發人員在各種行業(如機器人、零售商、娛樂場域等)的應用中,建立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以下就是wrnchAI搭配遊戲的應用實例。 因應遊戲產業與電影產業在追求更逼真的畫面呈現,光跡追蹤(Raytracing)已成為近年來3D繪圖技術的重要突破指標。傳統光跡追蹤是透過演算,一張畫面都要花很多時間繪製。如今,透過高效能GPU的幫助,即可做到即時繪製的等級,以呈現出最接近自然界所呈現的真實畫面。 接下來講述GTC大會所發表的DGX-2,以及GV100產品的重點。 (1) (2) (3) (4)
-
Intel處理器爆出Spectre-NG漏洞,4種屬於高危險性
近日外媒一則消息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了Intel處理器有8個新的安全漏洞,與年初發現的幽靈漏洞類似,但其中一些可能比先前的「崩潰」(Meltdown)與「幽靈」(Spectre)更為嚴重。新發現的漏洞暫時共同命名為Spectre-New Generation(新一代幽靈),這8個新漏洞在通用漏洞披露的資料庫中皆具有各自的編號,每個漏洞都將需要各自的修復更新程式,或許也將會得到各自的獨立命名。 外媒指出,已經將這8個安全漏洞提交報告給製造商,而Intel本身將其中4種特殊漏洞歸類在「高危險性」,另外4種則評斷為「中危險性」。其中一個Spectre-NG讓系統範圍內的攻擊變得更加簡單容易,其威脅性可能將比「幽靈」(Spectre)更為嚴重。 具體來說,攻擊者可以透過虛擬主機(VM)中啟動並執行一段Spectre-NG漏洞程式碼,並從而攻擊主機系統,讓主機(Host)的機密資訊洩漏出去,為什麼會比「幽靈」(Spectre)更為嚴重?是因為駭客能夠利用這種漏洞,去感染有提供VM服務的業者,嘗試驅動Spectre-NG漏洞,取得其他同樣在該雲端伺服器的其他客戶資料,這可以說是超級嚴重的;對於Amazon、Cloudflare等雲端服務廠商的衝擊可說是非常大!原則上,此攻擊方法在原理上已經是可行的,但要實現此類攻擊似乎還是相當困難的。且無論Intel的防護機制(SGX)是否啟動,此漏洞都能夠被利用。 雖然本次漏洞的詳細內容尚未正式公開,但根據外媒報導,新一代漏洞目前只有Intel受到影響。同時,Intel已在官網發布消息,目前已經與相關合作夥伴積極開發Spectre-NG的修復更新,第一波更新將在5月份開始、第二波則計畫在8月左右進行。另外,有初步跡象顯示,ARM處理器或許將會受到影響,進一步的研究已在進行中;而AMD處理器則是尚未有相關消息。 (01) (02)
-
Fortnite取代PUBG成為大逃殺遊戲代表作,連美服神人Shroud都讚完美
毫無疑問的,《要塞英雄》(下稱Fortnite)是當前最火紅的遊戲之一,在大逃殺類型的同類遊戲中,更是沒有對手可以和它的熱門程度相比。美式的畫風配上多樣的外觀造型,讓Fortnite大逃殺模式推出以後,幾乎瞬間就取代了帶起大逃殺風潮的始祖《絕地求生》(下稱PUBG)。但究竟是為什麼?我們先撇除PUBG外掛和系統流暢度的問題不談(這兩點是PUBG玩家永遠的痛吧!),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其他原因。 首先先從遊戲風格來看,Fortnite屬於美式卡通風格,PUBG則是屬於寫實畫風,前者對於許多歐美玩家來說,是比較受到歡迎的風格。PUBG寫實風格也不能說沒有人愛,至少亞洲人大部分其實都比較偏愛寫實風格,這也就是為什麼普遍日韓遊戲廠商製作的遊戲大部分都走畫面唯美、人物真實畫風的緣故,因為亞洲人比較吃這味。Fortnite目前限於語言的關係,還未支援中文,否則在全球的人氣可能會更高。 另一方面,從遊戲對戰系統來看,PUBG目前具備兩種射擊模式:第一人稱和最一開始的第三人稱兩種;Fortnite則是只有一種第三人稱模式。喜歡射擊遊戲的玩家通常都會比較偏愛第一人稱射擊,除了可以有更身歷其境的體驗以外,玩家間對槍的刺激感和精準度也比較高。然而,Fortnite因為結合了「建築」的特色,地圖上的任何物件幾乎都可以蒐集作為素材,短時間之內要推出第一人稱模式很難,甚至不可能會推出,不過也是因為結合了這項特點,Fortnite的比賽一般會比PUBG還要更多樣。 舉例來說,在PUBG中,最後兩位生還者基本上就是在比誰比較會狙、誰的裝備好等等,一般來說你很容易預測對手的行動;但這點在Fortnite中就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武器種類更多樣(包含榴彈砲、火箭筒、陷阱等等)以外,建築也是一大重點,兩個最終生還者在Fortnite的遊戲比賽裡,大部份時候是不會拿著狙擊槍互G的,通常最後都會是頂尖的「建築戰」,而且最終會是面對面的對槍。(不然就是從頭躲到尾的新手被老手慘虐....) 有些人可能覺得「建築」根本不重要,但任何射擊遊戲的玩家都知道:搶得至高點很重要。Fortnite的建築戰其實就是在搶至高點的一個例子,事實上,在Fortnite 100人的一場遊戲中,時時刻刻都會看到玩家利用建築,自行搶得至高點順利擊殺敵人,這就是這遊戲建築的重要性。你可以像PUBG一樣,一直待在平面,但這麼做很難贏。 Fortnite是一個考驗玩家極限反應速度的遊戲,假如你是一名剛從PUBG過來,想要嘗試一下這款遊戲的玩家,Fortnite對於這類玩家的懲罰非常高:就是非常容易死。Fortnite不是一款可以讓你蹲點慢慢打的遊戲,你不能用PUBG二維空間的打法,因為建築的關係,敵人可以從四面八方接近你,包括上方。在你第一眼看到遠處的敵人後,你可能只有不到3秒的時間「切換適合的武器」、「建築搶高點」、「觀察敵人」,有任何的遲疑通常都會導致你回到遊戲大廳等待下一場比賽。 如果拿來和PUBG相比,PUBG在相同情況下第一眼見到敵人,你甚至可以有將近1分鐘的時間思考該如何和這位敵人對戰,這段時間你可以做好很多充足的準備,而當兩人正式開始用狙擊槍對槍時,這部分的對槍也有可能達到一分鐘以上,遊戲節奏相對較慢。 PUBG遊戲採買斷制(沒記錯的話當初買是900元台幣左右)配上遊戲內寶箱配置,Fortnite大逃殺模式則是免費遊戲配上遊戲內商城,這類型遊戲的營運通常對於開發商來說都很容易賺錢,當初帶起這種營運模式的《英雄聯盟》就是一個例子,對玩家來說,免費的遊戲大家通常都會願意去玩玩看,相對來說,玩家很容易接觸到遊戲。 此外,Fortnite也在前陣子正是在iOS平台上推出,也可以在Xbox One/PS4上遊玩,一般玩家很容易輕易的就能在任何平台上遊玩,各平台之間也可以互相組隊、對戰,iOS版本更是直接和PC版本帳號互通,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免費制又有這麼多管道可以玩,相對的就容易吸引人去試一試。PUBG目前則是主要以PC平台為主,家用主機平台則是Xbox One獨佔,手機版前陣子也在部分國家推出。 這一點是目前PUBG.corp可以說完全沒做到,以Fortnite為例,遊戲在月初時開啟了新的第4季賽季(每3個月一次),這一次的賽季的主題是「外星人」和「超級英雄」,彗星撞地球改變了部份地圖的場景,為原本的地圖增加了許多的新的元素,而在賽季推出當天,Epic就製作了賽季宣傳片,挑起玩家的興趣,也讓玩家熱血沸騰。 有關這顆彗星的故事,其實早在三月時就有消息,甚至有人認為Epic會在4/1愚人節時給大家開個玩笑,玩家們過去一個月都在瘋狂的討論這顆彗星的墜落點,而這些討論其實Epic也知道,但他門沒多做回應,只是4月下半月遊戲中開始時不時會有流星開始落下,到月底掉落頻率更頻繁。這些當然都是Epic刻意的安排,到5/1新賽季正式開始的當天,才曝光新的賽季宣傳片再度炒熱氣氛。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Qw8Vqmve8 相反的,自從PUBG在推出遊戲時有製作過遊戲宣傳片以外,他們幾乎沒有任何類似的動作,PUBG必須持續和遊戲世界互動,在玩家之間製造可以分享的話題或素材,才有辦法提高人氣。(總不能永遠只靠Shroud開台吧?!) 這一點其實PUBG算是有做到,當初在它最紅的那段時間,有Shroud和DrDisrespect兩人其實人氣就已經非常足夠,PUBG其實也已經舉辦過多場大型官方比賽了。Fortnite方面則是有目前Twitch平台最大的直播主助陣,以Shroud平均開台有約5~7萬的人氣,Ninja平均則是10萬以上,他甚至也締造過多項Twitch紀錄,包含500萬追蹤、250,000訂閱(順帶一提,光是這些訂閱戶每月就能為Ninja帶來50萬美金的收入,不包含觀眾贊助。)、每月收入超過875,000美元,三月時他曾經和饒舌歌手Drake一起直播玩Fortnite,締造最高同時觀看直播人數超過60萬的紀錄。 除了每日直播遊戲以外,Ninja日前也在拉斯維加斯主辦了以他為名的Fortnite大型電競比賽「Ninja Vegas 18」,不同於PUBG官方比賽邀請知名PUBG實況主同場較勁,Ninja的這場比賽可以說是公開民額,只要支付門票,你就擁有在全場觀眾面前和Ninja本人對戰的機會。Ninja甚至也開出懸賞金額,任何在遊戲中將他擊殺的玩家都能獲得2萬5千美金的獎勵,獲得單局勝利的話還能再贏2萬5千美金。讓一般玩家都有機會體驗「電競比賽」的做法,同樣為遊戲本身帶來高人氣。 平心而論,其實不管是Fortnite或PUBG都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也有死忠粉絲,然而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我們這裡先不談PUBG的外掛和優化問題,這兩點其實才是許多PUBG玩家開始對遊戲失去信仰的原因。 PUBG美服公認最強神人Shroud,其實也曾經說過Fortnite是一個很完美的遊戲,只是他個人還是比較喜歡PUBG的對槍體驗。身為帶起大逃殺遊戲的PUBG,雖然目前正在走下滑,而且除了Fortnite以外,也有更多遊戲打算推出大逃殺模式,但套一句PlayerUnknown本人的說法:「我們當然是希望PUBG可以長久經營,但如果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對我來說那也很好!」
-
沒RGB燈效也能很華麗,客製幸福彩繪工作室彩繪機殼
當前電競文化興盛,除了高規格配備以外,RGB燈效比比皆是,但除了利用RGB燈效加強外觀以外,改裝壓克力附膜彩繪機殼也是一種選擇。客製幸福彩繪工作室嘗試在鈞嵐企業的多款機殼進行彩繪,這些機殼型號包含TT-AB704、CB232和CB525等。其中TT-AB704是和知名線上遊戲《英雄聯盟》合作,在機殼的散熱蓋上繪有艾希、泰達米爾、卡特蓮娜等知名角色,CB232是《快打旋風》,CB525則是《鋼彈》。 三款機殼中,難度最高的便是CB525機殼上那鋼彈圖案,相較於另外兩款機殼只將圖案印於側邊散熱遮蓋,CB525是將圖案直接印到整個機殼上。想要在電腦機殼上置入特殊圖案有一定的工業設計難度在,除了設計圖片的人本身要對修圖軟體有一定熟悉度以外,也必須對色彩學有一定的認知,才能讓圖片能和各種不同色調的燈條和風扇搭配,還需要精密的包膜技巧、鋼板打孔和研磨工具幫助。此外,壓克力的厚度也必須拿捏得當,太厚或太薄都會影響主機的表現,機殼材質太薄的話鎖孔容易變形,壓克力板也容易遇熱烤黃,太厚的話又容易碎裂且散熱不佳。 最終呈現出的彩繪無論是整體設計,還是細部色彩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為主機加分不少,而且這些圖片都有經過特殊設計,如果玩家想要在機殼內部安裝RGB燈條的話,機殼也有特別設計完整透光性,降低色彩因燈效造成的影響。 使用壓克力將機殼進行特殊圖片印刷設計以後,基本上已經可以當成活動的廣告燈箱來看待,非常適合在資訊展或電玩展等供人欣賞,可以迅速吸引眾人目光,具備強烈的廣告效果。店家平常也可將機殼置於店內,增添消費者對商家的形象,可說是一舉多得。此外,除了接受廠商的訂單以外,客製幸福彩繪工作室也接受一般民眾訂單,無論是全新的機殼或是舊機殼,都可以進行改裝! 店名:客製幸福 網址: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